白刚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全国股票配资平台
“脚下青石板印过红军草鞋,展柜里缺芯的马灯,曾照亮游击队员夜行军的路。”9月30日上午10时30分,随着讲解员引导,队伍沿长坪山红军街前行,“参观—讲述—互动”层层递进。玻璃展柜内,锈迹梭镖仍透凌厉,泛黄盐税票字迹模糊,这些展品不是冰冷物件,而是串联1935与2025的“时光钥匙”。
9月30,第12个日烈士纪念日,嘉陵江薄雾未散,四川南部县长坪山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的石板路已被晨光染成暖金。100余名师生、党员干部与志愿者齐聚于此,一场“明月照长征·革命文物故事会”正在进行,故事会正让沉睡的文物“走”下展柜,让89年前的红色记忆在秋日里鲜活重生,让革命故事代代相传。
听革命故事会(供图 白刚)
“1932年11月25日夜,升钟、保城山坳里,5000多名农民跟着张友民、覃文举‘川北工农红军’大旗!”南部县升保起义红色文化研究协会会长雍晓阳声情并茂,指着复刻的起义计划书回忆:“一夜缴获180支枪,烧地主粮册。”
南部县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程小波补充:“南部是川陕苏区重要部分,曾建两个县级苏维埃政府、8个区苏、55个乡苏、255个村级苏维埃政府,为苏区贡献700多万斤食盐,还走出三支红军队伍。巴中川陕苏区烈士碑林中,1760名南部英烈的名字至今清晰,他们用生命铺就革命路,这份牺牲值得永远铭记。”
当故事转到“隐蔽战线尖刀”李鸣珂,南部县红研会会长李飞手持老照片,现场瞬间安静。照片上,1927年黄埔军校第四期的李鸣珂身着中山装,目光坚定。“他是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警卫营营长,曾用身体护党的文件;后来在上海、四川以商人身份做地下工作,保卫中央机关。”李飞声音哽咽,“1930年4月18日,他赴任红六军军长前,为除叛徒易觉先被捕,次日在重庆朝天门就义,31岁的他高呼‘共产党万岁’,临刑还向群众讲革命真理。”
“抗战期间,南部用算盘算‘国家账本’,用独轮车推民族希望。”南部县文物保护所所长白刚带来《“1936-1945”川北小城抗战账本》:“724万石军粮能装满14万节火车皮,1600万元税金抵甲等县十年财政,200余公里公路的路基下,可能埋着筑路民工的白骨。”他指着“毁家纾难”红印地契,讲定水寺村民何伯超捐40亩祖田的故事:“他说‘田没了能再种,国家没了就成亡国奴’。还有妇女熔银镯做‘抗日铜元’,放牛娃送布鞋——这些细节,比数字更显南部人‘每7个青年1人出征’的担当。”
向革命先烈致敬(供图 白刚)
与会者将心愿写在彩笺上,贴满“明月寄语”墙:“守护红色盐井”“让文物说话”“愿嘉陵江记得英烈”……风拂过,彩笺如微缩五星红旗飘扬。“明月照长征,照过去也照未来。”南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陶丽君说,该县将持续深挖红色资源,把“革命文物故事会”打造成常态化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让嘉陵江畔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。
长坪山,位于阆中、仪陇、南部交界处,川陕革命根据地南方边境前线的军事重镇,是川陕苏区重要的根据地之一,这里有1080座红军烈士陵墓,山顶还保存有红军指挥机关驻地全国股票配资平台,徐向前、许世友共和国将帅住宿地,以及多处红军石刻标语。
盛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